2022 年(第三屆)“敬老得福•北京最美太極老人” 展示活動

劉龐(原名劉松蘭),中共黨員,生于1929年。1950年5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,任文化教員,后參加抗美援朝,在上甘嶺戰役和秋季反擊戰中曾兩次榮立三等功,榮獲軍功章一枚、抗美援朝紀念章一枚、和平鴿獎章一枚。在金城戰役中身負重傷,后被評為二等乙級傷殘軍人。1960年參加大慶油田建設,1978年調民政部工作。1987年被評為安置司先進工作者,1989年退休。退休后積極發揮余熱,把積攢下來的6萬余元捐獻家鄉小學。在建黨八十周年前夕,被評為民政部優秀共產黨員并特記三等功一次,2004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稱號。著有《松蘭集》。

記者與劉龐老師約定采訪時間后,快馬加鞭奔赴目的地,趕到才發現,93歲高齡的他已立于樓下相迎。在秋風漸涼的午后,頓生暖意。記者與劉老從一樓拾級而上,他彎軀似弓,那是曾經從戰地烽火勝利凱旋歸來的身軀,亦是走進新時代、夕陽歲晚后練養出來的好身板。用老人家的話說:“沒有太極拳,就沒有我今天。”
秋風正勁 勝似春光
“一年一度秋風勁,不似春光。勝似春光。”劉老的房子不大,但室內書墨飄香,墻上更懸掛著革命時期的戎裝勁旅照,觀之肅然起敬。我們的話題,也自然而然從“激情燃燒的歲月”談起。
當時他19歲,正值風華的年齡,英勇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奮戰,在上甘嶺戰役和秋季反擊戰中曾兩次榮立三等功,榮獲軍功章一枚、抗美援朝紀念章一枚、和平鴿獎章一枚。他29歲時,不慎負傷,后又因戰爭創傷導致半身不遂,并引發多種慢性病。在醫生建議下,他學練太極拳,以超乎常人的毅力,硬是把一身病痛練好了。他飽經風霜的身軀,就像窗外的大樹,在颯颯秋風里昂然挺立。

▲一九五O年劉龐老師參軍時留影
“我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,也曾是二等傷殘軍人。曾經一身病——腦袋歪、嘴巴歪,在醫院治療效果不太理想,醫生就推薦我練習太極拳。我先后拜訪老師學習了太極拳、太極劍。平時無論在家中或戶外,天天堅持練習,有時在外面小花園和愛人同練。”劉老開心地說道:“現在的我比年輕時身體還要壯。太極拳對我來講就是我的生命。沒有太極拳,就沒有我今天。”
太極健身 九旬人生
“練太極拳能治病。太極拳看上去不像少林拳那樣剛猛,是柔和的一種功夫。不是勁功,但是在勁力當中能運動。太級拳本身也可以站著、坐著練習,動中有靜,靜中有動。”劉老強調,太極拳屬于柔功,看似動作軟綿綿,好像沒什么東西,實際上東西都在內里。從外形帶動無形的東西,也就是帶動氣血的通達,達到壯內強外的健身目的。
劉老分享道:“練習太極拳第一能防病,第二是能治病,第三是能健身。練拳能起到疏經通絡、行氣活血的作用。我曾結合自己的身心體悟寫過兩篇文章,分別是《太極健身受益終生》《養生之道貴在堅持》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堅持練,不堅持,一事無成。”

▲劉龐老師演練太極拳
天天練習 久久為功
任何技藝,要有所成,并非一蹴而就、亦非一日之功,必須腳踏實地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練習太極拳,同樣如此。“練習一套太極拳動作,要做到虛靈頂勁,沉肩墜肘,含胸拔背,提臀裹襠等,這是最基本的要求,然后太極拳講究的是放松,從頭到尾,從始至終全身都是放松的,松而不僵。練太極拳若能做到全身所有的關節都放松,就練到家了。凡是練不到家的,說明僵住了。”
劉老表示,練習太極拳講究放松、講究走圓,在整個拳勢中起承轉合、周身一體、無處不走圓。練到一定程度,好像有一種氣體、氣感充盈全身。如果沒有長期的實踐,無法體會到。功夫上身以后,說太極拳奧妙也奧妙,說不奧妙也不奧妙。每個人都可以練習太極拳,只要堅持練,一定有收獲。

▲劉龐老師即興演唱歌曲
劉老練太極拳健康了身心,享受了生活,在生活中規劃出新目標,生命獲得了新生。采訪尾聲,劉老衷心祝愿“敬老得福•北京最美太極老人” 展示活動越辦越好。
武術館校、武術社團、武術代表人物提供文字、圖片等新聞素材,免費為您宣傳。E-mail:709882957@qq.com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全球功夫網系信息發布平臺,文圖如涉及版權,請聯系刪除。